化學科


  1. A. 課程目標:

    1. 知識和理解
      學生應能:
      1. 理解化學現象、事實與規律、原理、概念、定律和理論;
      2. 明白化學詞彙、術語和規則;
      3. 認識日常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一些應用事例;
      4. 理解進行科學探究所用的方法。
    2. 技能和過程
      1. 科學思維
        學生應能:
        1. 明辨自然界的各種模式和變化,從而預計可能的趨向;
        2. 證據並藉邏輯推理,歸納出正確的結論;
        3. 進行邏輯推理和實驗,查驗各種理論和概念;
        4. 將新概念融入已有的知識架構,並將之應用於新的情況
      2. 科學方法、科學探究和解決問題
        學生應能:
        1. 找出與科學、社會、科技和環境相關的難題,並提出相關問題;
        2. 明辨與問題相關的假說、概念和理論;
        3. 提出假說和驗証假說的方法;
          • 明辨應變項和獨立變項;
          • 制定進行探究工作的計畫和程序;
          • 選用合適的儀器進行探究;
          • 準確如實地觀察和記錄實驗的觀察結果;
          • 分析實驗或其他來源所得數據;
          • 作出結論和進一步的推測;
          • 使用恰當的技巧來展示實驗結果,並傳達相關概念;
          • 從不同的角度評鑑問題的建議解決方法;
          • 評鑑實驗結果的效度和信度,並找出影響效度和信度的因素;
          • 在適當情況下,制定進一步的探究計畫;
          • 應用知識和理解來解決陌生情況下的問題;
          • 了解科學方法的用途和限制。
      3. 作出決定
        學生應能:
        1. 基於證據和論據作出決定;
        2. 以適當的科學原理支持所作的判斷;
        3. 在作選擇時提出適當的理由。
      4. 實驗操作
        學生應能:
        1. 選用適當的儀器和物料進行實驗;
        2. 安全地處理化學品和適當地使用儀器;
        3. 依照程序進行實驗和準確地記錄觀察結果;
        4. 闡釋觀察及實驗數據;
        5. 設計和規畫實驗;
        6. 評鑑實驗方法和建議可行的改進方案;
        7. 建構模型以助理解。
      5. 資料處理
        學生應能:
        1. 搜尋、蒐集、重整、分析和演繹不同來源的科學資訊;
        2. 使用資訊科技,以處理和展示資訊;
        3. 對間接取得的資訊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加以注意;
        4. 在處理科學資訊時,明辨事實、意見和價值判斷的分別。
      6. 溝通
        學生應能:
        1. 運用適當的符號、化學式、方程式和規則;
        2. 闡釋由文字及以口述、圖表、數字、表列和圖象代表的數據;
        3. 清晰和符合邏輯地組織及展示意念和論據;
        4. 運用有效和富創意的方式傳達科學意念和價值觀。
      7. 協作
        學生應能:
        1. 參與小組討論,主動分享意見並提出建議;
        2. 在小組工作中,與他人聯繫、磋商和妥協;
        3. 在小組工作中,確認整體目標,並釐清及認同成員的角色和責任;
        4. 運用策略,使小組工作有效運行。
      8. 學習和自主學習
        學生應能:
        1. 發展研習和自主學習的技能,以改進學習的成效和效率;
        2. 發展終身學習所需的基礎學習習慣、能力和態度。
    3. 價值觀和態度
      學生應能:
      1. 培養對科學探究的好奇心和興趣;
      2. 堅持客觀觀察和誠實記錄實驗結果,從而培養正直的品格;
      3. 樂意就與化學有關的問題進行交流和作出判斷,並能以開放的態度對待他人的意見;
        • 體會化學是一門不斷發展的科學,並了解其局限性;
        • 欣賞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相互關係,及其背後的社會和文化價值;
        • 遵從實驗室的安全工作守則;
        • 關注化學對社會、經濟、工業、環境和科技所帶來的影響;
        • 在瞬息萬變、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體會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2. B. 課程特色:

    1. 教學目標
      1. 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提升學與教成效。
      2. 增強學生對化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資訊。
      3. 照顧不同能力學生學習需要,進一步優化分層課業及評估。
      4. 引入初中拔尖補底的措施,加強學科基礎的培育。
      5. 發展電子學習課堂活動的教材,培養學生運用電子資源自學。
      6. 網上學習平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7. 推行拔尖補底,提升學生成績。
    2. 教學策略
      直接指導互動教學個人研習進行探究共同建構
      解釋
      示範
      播放影片
      教師提問
      全班或分組討論
      運用多媒體資訊
      從閱讀中學習
      筆記摘錄
      實驗活動
      科學探究
      解難活動
      分組討論
  3. C. 學習評估:

    1. 課程評核目標:
      1. 憶述及了解與化學有關的事實、規律、原理、辭彙和規則;
      2. 了解在進行實驗時,儀器和物料的使用;
      3. 處理物料、操作儀器、安全進行實驗和作準確的觀察;
      4. 顯示對化學探究所用方法的認知;
      5. 分析及解釋自不同來源的數據,並作正確的結論;
      6. 處理及轉譯化學數據,並作有關的計算;
      7. 應用化學知識,解釋觀察所得和解答未曾接觸的難題;
      8. 選擇及組織適用的科學資料,並能作適當及有條理的傳意;
      9. 明白及評鑑化學在社會、經濟、環境和科技上的應用;和
      10. 根據驗證跡象和論據來作決定。
    2. 校內評核:
      1. 學生課業表現
      2. 章節測驗
      3. 實驗
      4. 網上練習
      5. 剪報
  4. D. 網站連結:

    1. 週期表
    2. 元素
    3. 教育大市集